找到相关内容98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布施较财布施更殊胜的原因

    布施增长无尽,故法布施殊胜。   二、财布施,受者仅限于现在得利益;法布施,受者现在、未来都得利益,无量世中恒时随逐,无人能夺,乃至无上菩提常不舍离。   三、财布施,施者得利益,受者无利益;法布施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布施|弘法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22461524532.html
  • 生死不断绝,贪欲嗜味故

    没有断。“欲”是欲望。世出世间一切法,你还喜欢这个,喜欢那个,这就糟了,问题来了,这就是不能出三界的原因,我们一定要知道。知道之后,才能够舍离,晓得这些东西对我们是重大的伤害。我们过去无始劫以来,...

    净空法师讲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01300727845.html
  • 学佛的三解脱门

    推理分析的作用不再现前,此不妨说是“想蕴不起”:三禅是心息相依,全身气脉毛孔无不通畅,身体顿失重量,宛如“色蕴”消失:四禅再借助内观作用力,舍离三禅的乐受,此时呼吸停止,与神射手屏息瞄射无异,不同点仅...本位、宗派本位、党派本位、民族本位、国家本位,因厌离三毒及种种本位主义的生灭相续而发愿舍离无明的覆蔽(指痴)与贪爱的系著(指贪嗔),愿力深时,即是无愿三昧,此出离心与大乘佛教所发扬的发菩提心是异文同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54140448.html
  • “结缘”与“了缘”的意义何在

    所以《梵网经》说:“一切男人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。”也可以说,任何异性都曾经是我的配偶,那是永远了不完的恩怨。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妇是很少的,何况即使彼此有恩无怨也是情执;既有情执,就难以舍离,岂只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543592.html
  •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

    甚而危害全人类的安全。  藏经──佛教智慧的宝库  出世间书籍,说明著永恒不变的真理,正确的知见能引导人们舍离烦恼,自在解脱,佛教经典即是最珍贵的出世间书籍。在三千多年前,佛陀降生在印度,示现八相成道...

    见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1544291.html
  • 无的修行

    、恶事、恶友,我们不要去沾染,一旦沾染,就不容易舍离。所谓“祸福无门,唯人自招”,只要为人正派,不该做的事情,不要去做,自然不会招惹无谓的麻烦。  第二、诸行无私:孔子说:“天无私覆,地无私载,日月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044442.html
  • 信心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能舍离诸染著,信解微妙甚深法。信能转胜成众善,究竟必至如来处。清净明利诸善根,信力坚固不可坏。信永除灭一切恶,信能逮得无师宝。信于法门无障碍,舍离八难得无难。信能超出众魔境、示现无上解脱道。一切功德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846895.html
  • 唯识宗大义

    。三我爱,以爱著我,不肯舍离。四我慢,傲慢他人,心自高举。由此四种烦恼,是故不能出离生死。第六识通善恶无记三性,一切善恶,意为先导,意善则身口善,意恶则身口邪,它是功之首,罪之魁。前五识,即眼识、耳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447684.html
  • 慈悲喜舍菩萨行

    僧众们为何出家?如佛陀所示现,为圆满成就佛果,为能舍离凡情出离生死,不独为自身求解脱,为令一切众生得离苦恼,而能清净安乐。这正是出家众慈悲的愿心。  出家众不独为自利,更积极的一面是为利乐一切众生。...

    见琨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0448603.html
  • 生命必然的归宿

    寓言里年老的蝙蝠,深悟死亡绝对不会失约,在生时不断努力精进,止息和舍离一切往生恶道的诱惑,囤积和储备了一切往生善道的资粮,并且调伏了所有贪、嗔、痴等烦恼。它时时刻刻忆念无常,体悟死亡肯定降临,就像体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1350747.html